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皂角刺抗肿瘤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一) 刺抗其性温、药理味辛 正文
时间:2025-05-10 05:43:53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娱乐
通过检索有关皂角刺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药效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其抗肿瘤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整理,并作一简要概述,为进一步研究皂角刺的抗肿瘤作用提供参考。通过总结发现,皂角刺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多以
通过检索有关皂角刺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皂角肿瘤作用展药效研究的刺抗相关文献,对其抗肿瘤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进行整理,并作一简要概述,及化究进为进一步研究皂角刺的学成抗肿瘤作用提供参考。通过总结发现,分研皂角刺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多以细胞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皂角肿瘤作用展对于其药理作用、刺抗药效研究的药理评价还不够系统;对皂角刺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仅涉及蛋白组学研究,且研究较为单一,及化究进未深入到基因转录水平。学成
皂角刺来源于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的分研干燥棘刺,又名天丁、皂角肿瘤作用展皂角针,刺抗其性温、药理味辛,归肝、胃经,具有消肿排毒、排脓、杀虫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疮痈初起或脓成不溃,外用可治疗疥癣麻风等。恶性肿瘤属于中医学“积聚”范畴,其发生与阳气不足、寒凝瘀滞有关。皂角刺性温,功善破泄,临床采用皂角刺及其复方治疗癌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皂角刺及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对皂角刺中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概述,为进一步研究皂角刺的抗肿瘤作用提供参考。
1皂角刺抗肿瘤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
1.1抗肺癌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
研究表明,皂角刺中所含的香豆素类、黄酮类及二氢黄酮醇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肺癌作用。尹卫平等采用化学分离和结构分析等方法,从皂角刺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滨蒿内酯、异东莨菪内酯和6-氨基-7-甲氧基香豆素等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并采用体外试验对上述3种化合物的活性进行验证发现,其对肝癌HepG2细胞、肺癌A549细胞及食管癌EC109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最好,半抑制浓度(IC50)仅为34.47μg/mL,表现出微量高活性的特征。提示皂角刺所含的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对抗肺癌的药理活性。香豆素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植物中,但多数香豆素类化合物对于啮齿类动物有毒,其药效安全范围可能极为狭窄,对于其药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刘伟杰等研究表明,皂角刺总黄酮可通过调控参与细胞信号传递的蛋白质表达、干扰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能显著延长Lewis肺癌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增强其肺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说明皂角刺可能通过提高能量代谢和稳定机体内环境发挥抗肿瘤作用;但皂角刺总黄酮对正常肺间质细胞L929无影响。该研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究了皂角刺总黄酮对抗肺癌的作用,表明皂角刺总黄酮具有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活性,且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这是皂角刺总黄酮药理活性高而毒副作用低的表现,然而,该研究只检测了Cx43的表达量,只是初步说明皂角刺总黄酮可通过影响细胞间的信息和能量传递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论据单一,后续研究应针对该机制,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从多指标、多信号通路入手,深入研究其对抗肺癌的作用机制。
曹冉冉等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二氢黄酮醇类及黄酮类等12种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鉴定其结构,其中化合物7为黄颜木素,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该成分对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18.33μg/mL。
1.2抗肝癌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
何光志等从皂角刺中提取总黄酮,并以肝癌HepG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皂角刺总黄酮的抗癌活性和作用机制。采用四唑盐试剂WTS-1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和DNA片段化,通过Transwell小室穿膜实验检测癌细胞转移和运动能力。结果表明,皂角刺总黄酮可通过降低HepG2细胞的黏附能力,使Transwell小室膜上的肝癌细胞明显减少。表明皂角刺总黄酮具有抗肝癌活性。
陈海霞等研究皂角刺总黄酮粗提物(含量58.84%)及纯化物(含量81.84%)分别对体外培养的Bel-7402和SMMC-7721人源性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采用细胞毒活性试验(CCK-8)法测定二者对肝癌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皂角刺总黄酮粗提物对Bel-7402和SMMC-7721的IC50分别为(68.89±2.30)μg/mL和(120.68±16.22)μg/mL,皂角刺总黄酮纯化物对Bel-7402和SMMC-7721的IC50分别为(42.45±17.57)μg/mL和(19.36±1.78)μg/mL。结果表明,皂角刺总黄酮纯化物的抗肿瘤活性优于粗提物,皂角刺总黄酮纯化物对SMMC-772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较强。
1.3抗结肠癌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
陈海霞等以CCK-8法测定结肠癌HCT116细胞株的增殖情况,发现含量为58.84%的总黄酮对HCT116细胞的IC50为(106.85±35.77)μg/mL,含量为81.84%的总黄酮对HCT116细胞的IC50为(75.30±4.96)μg/mL,表明皂角刺总黄酮具有抗结肠癌的作用,且纯度越高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越强。李荣等研究不同浓度皂角刺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HCT116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CCK-8及荧光染色法等方法观察细胞的凋亡率和形态学变化,发现皂角刺总黄酮能显著抑制HCT116结肠癌细胞的增殖;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发现,以皂角刺总黄酮和阳性药维甲酸(又称维生素A1酸)处理后的HCT116细胞出现核皱缩并有碎裂迹象,并出现凋亡小体。维甲酸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同时也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提示皂角刺总黄酮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维甲酸抗肿瘤作用机制有相似之处。
1.4抗食管癌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
曹冉冉等从皂角刺总黄酮中分离得到12个二氢黄酮类成分并完成结构鉴定,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并计算细胞的IC50,结果发现新化合物(2R,3R)-5,3’,4-三甲氧基-7-羟基二氢黄酮醇、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和5-甲氧基-3’,4’,7-三羟基二氢黄酮醇对食管癌EC109细胞株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对人纤维细胞HLF的细胞毒性明显小于对EC109细胞株的毒性。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12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皂角刺,肿瘤,香豆素,二氢黄酮
2025年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召开2025-05-10 05:29
浙江重拳整治防疫物资行业乱象 立案查处违法案千余件2025-05-10 04:47
落实“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不打烊”2025-05-10 04:44
海芦笋植物盐提取工艺的优化(四)2025-05-10 04:42
微信安全中心紧急提醒!2025-05-10 04:23
自然发酵苹果酵素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活性动态分析2025-05-10 04:02
基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水污染中铅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三)2025-05-10 03:40
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大气污染的研究2025-05-10 03:28
和平精英祈愿树林地图位置分布解析与精准坐标快速定位指南2025-05-10 03:12
南湖菱护色工艺研究(二)2025-05-10 02:59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因东风着陆场气象原因推迟返回2025-05-10 05:32
护航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中华财险汕尾中心支公司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05-10 05:24
湛江市水产技术员选拔赛开赛,三强选手将参加广东省选拔2025-05-10 04:50
ARA微胶囊粉末稳定性及不良气味物质研究(一)2025-05-10 04:47
地下城堡2紫色秘银锭高效获取攻略与刷取技巧全解析2025-05-10 04:41
日本现代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三)2025-05-10 04:35
来上林,品尝大明山泉滋养的千年稻香2025-05-10 04:13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发现:木筷子更容易发霉 用沸水烫并不能消毒2025-05-10 03:54
镇魂街破晓盾武英雄全解析 最强阵容搭配与实战技巧推荐指南2025-05-10 03:24
微生物在有机固废堆肥中的作用与应用(四)2025-05-10 03:18